肖承森
作为一名独处爱好者,我对孤单二字缺乏认知,但看了漫画家赵国品先生的作品《独享》,我的性格好似被颠覆了。此刻,好想找个人多的地方,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大家听一听。
第一眼看到标题,我还挺羡慕老人家的,“独享”,多么彰显尊贵和地位的字眼。貌不惊人的“老爷爷”,何以活出“老祖宗”般的不可一世?我急于探寻原因,而答案就像懂事的孩子,迅即向我奔来。原来这老者的孩子们,无论儿子、儿媳还是孙女,不管女儿、女婿还是外孙,没有谁在乎老人家看什么。
独享 赵国品
和大多数人正在经历的生活一样,每个孩子手里都有一块屏幕,都有供自己“独享”的兴趣。在他们看来,回家看望老人,固然是一项责任,但这责任在坐到老人家身边那一刻起,就已经清晰“显示”了。哼,还想怎样?看明白了吧。老人家的威仪,老先生的气场,成就于满堂子孙不约而同的冷场。
独居老人,大多珍惜和孩子们相处的时间。而这位老人的儿孙们,一水儿都是手机控,一水儿都在虚拟世界混得风生水起。老先生的遭遇,像极了进入一个微信群,每个成员的头像都如沐春风,但没有一个人愿意回应他的疑问,“都在吗?”用老人熟悉的生活描述,他此时的处境,好比饥饿的时候看到丰盛的食物,但就是吃不到嘴里。
孤独者大多喜欢回忆。老人家或许想起自己的爷爷,那时家里还没有电视机,但没有哪个后代敢忽视他的存在,爷爷想听的戏,孩子都得竞相学唱。老人家可能想起自己的父亲,一位和蔼可亲的大“暖男”,尽管家里已经有了电视,但孙儿们最喜欢他讲的故事。等轮到自己也当爷爷了,生活条件是父辈祖辈想都不敢想的,而他此时面临的嘲弄式孤独,更是先辈们无法想象的。
算了,不忍心再还原老人的心情了。该严厉批评正在“陪伴”他的晚辈们了:你们,人都来了,为啥就不能和老人家多说两句话?你们把老人当摆设,还是把自己当成摆设?在漫画家赵国品笔下,你们连做摆设都勉强,充其量是老人身边的“痕迹”。
漫画《独享》,记录了当下老年人的一种生活状态。其实,类似状态也存在于社会生活当中。某地某长某热线电话,是否沦为摆设?某官下基层调研,有没有把基层群众当成摆设?还有那些中看不中用的各种面子工程……
上一篇:亨里克・菲斯克旗下电动汽车初创公司破产后, 其非营利基金会悄然解散
下一篇:没有了